本文目录一览: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
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性大气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常见的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
2、天体: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天体系统: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地壳、地幔、地核。九大行星的排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3、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6月22日(节气: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 9月23日(节气: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12月22日(节气: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3月21日(节气: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周期:大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
4、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地理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5、空气水平运动(风)的方向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2 气压带和风带在图中标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画出风带的风向。
6、学好地理的方法 学会概括。学习时只要抓住重点。例如南亚地型复杂,可用八个字概括,即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做成思维导图,会让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掌握。 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
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1、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整理,主要包括大气的知识。以下是详细内容: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暖冷不均。- 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2、老师:很好。 老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地球运动,在地球运动中我们学习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怎么样的呢?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老师:完全正确。
3、水体:海水是主体,冰川是最丰富的淡水资源。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如果湖泊水位高于河流,则湖泊补给给河流。反之。三大水循环类型:海陆间的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其中海陆间的循环是最重要最完整的。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4、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概念和类型 水循环 是指水在地理环境(四大圈层)中空间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移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环节多,循环过程复杂、范围广。如登陆的台风、夏季风;外流河入海等都属于系类型。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
水平方向上,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常伴有阴雨天气;冷的地方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天气晴朗。 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空气变稀薄,气压降低。 来自低纬度的气流通常暖湿,而来自高纬度的气流则冷干。 海洋上的气流湿润,而大陆上的气流干燥,远离陆地时会变得更加干燥。
- 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风向:- 风向——风的来向。- 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地球的力量大气层知识点
1、有关地球的力量大气层知识点如下:地球大气层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探空火箭在3000公里高空仍发现有稀薄大气,有人认为,大气层的上界可能延伸到离地面6400公里左右。
2、气压与风:大气层具有液体的性质,气压类似于水压,风可以塑造地形。 气候变化:大气层影响气候变化,叠层石生成的氧气与铁反应形成铁锈层,全球变暖会导致冻土融化,释放大量甲烷,这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更强的温室气体。
3、地球的力量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力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火山爆发,这些火山释放的热量来自地球内部的隐御源。火山爆发造成地球板块运动,形成山脉。如果没有板块运动,地球将被水覆盖。 火山与生命的形成 火山为最初的生命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化学物质。火山带来的二氧化碳使地球表面形成了适宜的温度。
4、地球的大气层主要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各自拥有独特的特性和功能。对流层是与地面接触的最底层,这里的天气现象最为显著。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能够有效阻挡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伤害。中间层则主要负责反射部分无线电波,同时吸收大量的红外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