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2018宪法法律知识答题题库及答案
- 2、理论法主观题要练真题吗?有什么选择?
- 3、经济法的渊源是什么?
- 4、2022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目答案大全
- 5、中学生宪法知识要点
- 6、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重点)
2018宪法法律知识答题题库及答案
1、宪法法律知识答题题库及答案单选题2018年3月11日,我国通过了第(C)次宪法修正案。A.第三次B.第四次C.第五次D.第六次“中国***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句话被加入在宪法第几条中。
2、A.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 B.少数服从多数 C.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D.选民民主选举代表 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明确规定,下列职务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是()。
3、【答案】:A 本题考查宪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序言规定:“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理论法主观题要练真题吗?有什么选择?
1、理论法主观题备考中,真题练习非常必要,但需结合其他资料形成体系化复习。以下是具体建议和资源选择:真题练习的必要性 熟悉命题风格 真题能直观反映命题角度、设问方式和评分标准(如“结合A谈B”的论述逻辑)。
2、其实,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解题时所要用到的知识点是一样的,只是考查形式不同。客观题由于有选项指引,主要考察考生的识别能力,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即可。
3、另外一定要注意的是主观题一定要多练习打字!有的时候脑子里想的跟转化输出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我在理论法的背诵中就出现了虽然背熟了但是一打字就会忘记的情况,所以平常的练习就一定要配合法条多打字练习,还能提高打字速度。
经济法的渊源是什么?
1、经济法的主要渊源和辅助渊源如下: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为经济法提供了基础和框架。 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法律是经济法的主要渊源,主要规定基本的经济关系和原则。
2、【答案】:D【解析】(1)选项ABC:经济法的渊源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司法解释、国际条约和协定。
3、经济法的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存在的形式,具体包括多个方面。首先,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为经济法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原则。其次,法律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再次,法规则分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前者由国务院及其部门制定,后者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4、经济法的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借以存在和表现的形式。我国经济法的渊源有:宪法。法律。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 *** 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特别行政区的法。
5、经济法的渊源是指经济法规范的表现形式及其来源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正式法律渊源之外的其他经济法律规范来源。
6、经济法的渊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宪法。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是经济法的主要渊源之一。宪法中涉及经济方面的条款,如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等,为经济法的制定提供了根本指导。法律。这里所说的法律特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经济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2022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目答案大全
C组织实施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正确答案) D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为统帅。 A宪法(正确答案) B道德 C法律 D行政法规 根据我国宪法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错误答案)C购物时自备购物袋(错误答案)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3 ( )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A全国各族人民(错误答案)B一切国家机关(错误答案)C各政党(错误答案)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宪法规定了国家的()。
“宪法宣传周”有奖竞答今日试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
A.人民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国务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确答案:A在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A.民法典B.刑法C.宪法D.立法***确答案:C下列说***确的有()。
宪法知识竞赛(中学组)我国宪法规定,( )是我国的根本制度。A、人民民主专政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 )年通过的。A、1954 B、1***5 C、1***8 D、198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中学生宪法知识要点
在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3)在制定或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复杂。
中学生应该学习并掌握以下基本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国家的根本***,确立了治国安邦的总原则,对所有公民都有普遍的约束力。它不仅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而且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青少年学生通过学习宪法和法律,掌握了扎实的法律知识,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将来服务祖国、社会和人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中学生须知的有关法律知识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 以法制教育为重点,以平安教育为主线,利用活动增强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是全面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重点)
八下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如下: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理想变成现实。
部编人教版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知识点总结如下: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权利:主要包括受教育权、文化权利、劳动权、财产权、人格尊严权等。公民义务:主要涉及维护国家安全、遵守宪法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依法纳税、履行服兵役义务等。
公民权利的基石 1 宪法保障: 宪法将人民***原则写入第三页,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并在第三至第五页阐述***的实质内容与目标。从***主体和内容(P7)到尊重和保障***的实践方法(P7-8),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
分享【期末考试】部编人教版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知识点总结。首先,要重点掌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权利包括受教育权、文化权利、劳动权、财产权、人格尊严权等。公民义务主要涉及维护国家安全、遵守宪法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依法纳税、履行服兵役义务等。其次,学习法律知识。
总结涵盖以下要点:公民权利与义务 社会公德与个人品德 法治与法律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庭与社会关系 消费者权益保护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国际视野与全球合作复习过程中注重理解与应用,关注实际生活案例。加强记忆要点,做好笔记,以便随时回顾。